在1960年发生的那次智利大海啸让人印象深刻,太平洋沿岸全部遭难,一夜之间两万多人被夺去了生命,200多万人无家可归。那么海啸是如何发生的呢?
如果海洋中发生大规模的火山爆发,一般会伴随着出现海啸。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。1883年8月27日发生的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海啸灾难,就是由于巽他海峡中的活火山作用导致。
以往,许多科学家推测,海底地震是海啸形成的原因,一般认为只要发生垂直运动的地震,或发生震源深度为20~50千米、强度为里氏6.5级的地震,就会导致海啸的形成。然而,最近的一次水下科学考察活动,改变了人们对地震引起海啸的看法。
1998年7月17日,巴布亚新几内亚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7.1级的中强地震,地震台记录了长达70秒钟低沉而连续的声响,地震发生20分钟后海岸突遇海啸袭击,15米高的巨浪连续三次清扫沿岸,夺走了2200人的性命。
这次地震与海啸形成的灾难,导致科学家的许多不解。一是为什么会有长达1分多钟的连续声响?二是里氏7.1级的中强地震尚无足够的能量引发15米高的巨浪,还有其他引发海啸的因素吗?
半年过后,科学家开始探究这次海啸的真正原因。1999年1月,科学家使用多波束测深仪绘制地震海区的海底地形图,用机器人潜艇进行了海底摄像,并进行打钻取样,结果发现海底因为地震的诱发,导致海底坍塌,大规模的岩体滑入海沟,并有新的松散沉积物的堆积,伴随着形成海啸。这就解释了地震后为什么没有立即产生海啸,其强度不是很大的地震为何能够形成15米高的巨浪,为什么会出现海底连续的声响等问题。
浊流具有极大的破坏力,也能形成海啸。1939年,纽芬兰海底发生浊流,从大陆架陡坡开始,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下滑,冲断一根根电缆,呼啸地向深海平原冲去。一夜之间,浊流竟长驱1000千米,形成一道长长的海底峡谷。这种浊流,搅动了海底宁静的水层,导致海面汹涌澎湃、浪涛滚滚,强烈时巨浪滔天,破坏力相当大。
地质学家发现,地史时期也常有大规模的浊流出现。有一种石灰岩,学名称竹叶状灰岩,它就是一种浊流沉积岩,成因当然是海底浊流运动导致沉积物原有结构的破坏与重新胶结。我国的辽宁、云南等寒武纪地层中,竹叶状灰岩广泛发育,分布面积极广,说明当时的浊流运动极为强烈。因此,浊流也是海底一种正常的地质作用。
近来,科学家经深入探究,提出这样的认识:包括岩体和松散沉积物的海底滑坡是海啸形成的主要原因。而海底滑坡,可以由火山作用导致,也可以由地震运动诱发。同时水下地形的边坡失稳,也是海底滑坡形成的诱导因素。但这些因素与过程,属自然界固有的现象,与人无关。